|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花鼓戏

花鼓戏

关键词:花鼓戏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宜城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yichengzx12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32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襄阳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曾在襄樊地区广为流行,影响至湖北省的房县、郧阳、远安、兴山,最远达到陕南、豫南等地,它最初被称为“地花鼓”、“花鼓子”,因该剧种曾受歧视遭禁演,艺人们只能躲在山野乡间里演出,故又有“躲躲戏”之称。

襄阳花鼓戏原本不是襄樊境内花鼓戏的惟一称谓。在1980年以前,虽然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的名称一样,但襄阳花鼓戏因行政区划不同而称谓不同,在宜城则被称之为“宜城花鼓”,在襄阳则被称之为“襄阳花鼓”,在枣阳则被称之为“枣阳花鼓”,如此等等。1980年,原襄阳地区文化局在地方戏普查的基础上,为整合襄阳地区地方戏剧资源,扩大襄阳花鼓戏对外影响,遂统一定名为襄阳花鼓戏。

历史溯源

襄阳花鼓戏形成于1820年—1850年(清道光年间),并影响、传播到湖北郧阳、远安以及陕南、豫南等地。

根据师承关系推算,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间,宜城就有人演唱襄阳花鼓戏。1906年,宜城出现了业余的花鼓戏班,演些生活小戏,如《卖白布》、《补缸》、《游春》等。当时演出形式极其简单,戏班用高粱簸子在地上围个圈,演员即可“登台”演戏,这种形式俗称“地摊子”或“草台子”。1924年,宜城境内首次出现妇女登台唱襄阳花鼓戏的新事。此事缘于王岗村刘家汉、谢思伦、郝成素、刘贵堂和魏么等六人所组成的花鼓戏班,其中刘贵堂和魏么夫妇同台唱戏,开了妇女唱花鼓戏的先河,使人耳目一新,颇感稀奇,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时,在宜城,知名的花鼓戏艺人还有魏岗的雷马,曾洲的罗和尚,李街的赵金生,官庄的刘东升,王岗的魏么、刘家汉等十数人。

时至20世纪40年代,宜城境内已有花鼓戏班50多个,先后演出剧目160多个,其中整本戏20余个。这些戏班子不仅在当地城乡演出,还流动到襄阳、南漳、枣阳、保康等地,有时还同外县的花鼓戏艺人合班演唱。如刘东升曾和保康杨孝廉、襄阳康三赖、南漳石么合班唱戏。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花鼓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影响融合。襄阳花鼓戏日臻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当时,宜城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清(清戏)、二簧(山地二簧戏)、三越调(湖北越调戏)、躲躲戏唱得真热闹。”

建国后,随着河南曲剧、豫剧的传入,襄阳花鼓戏逐渐式微。除原襄阳县、枣阳县曾在一个时期内成立有国办专业花鼓戏剧团外,其他各县花鼓剧团均被曲剧、豫剧团所代替。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襄阳县、枣阳县花鼓戏剧团的更名,襄阳花鼓戏在襄樊地区已近销声匿迹,濒临灭绝。当时襄樊地区有11个专业剧团,没有一个襄阳花鼓戏专业剧团。

作为当年襄阳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区域,尽管宜城的花鼓专业剧团当时也被更名,但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民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星星之火”时隐时现,业余花鼓戏剧团仍“星罗棋布”于宜城县域,民间薪火传承大有人在。同时宜城的专业剧团,也没有忘记传承襄阳花鼓戏的责任,他们不仅经常在宜城的戏剧舞台上演出襄阳花鼓戏,同时还将襄阳花鼓戏演到襄樊市,演到了省城。

1953年,宜城的花鼓戏艺人刘家汉、雷马、谢思伦、彭开成代表宜城参加“襄阳地区民间艺术汇演”,演出剧目《梁山伯访友》受到襄阳地区文化局的表彰。

1954年,刘家汉、谢思伦又在“襄阳地区春节汇演大会”上演出了《放风筝》。

1955年,宜城县文化馆鉴于此前的花鼓戏在演唱上只有打击乐器伴奏这一弱点,首先将朱市业余花鼓戏剧团作为试点进行改革,用民族管弦乐伴奏,以高胡为主、二胡、低胡、笙、笛、阮、琵琶、扬琴等丝管器乐伴奏,收到很好音乐效果,随即普及全县,很受群众欢迎。

1956年,宜城花鼓戏老艺人刘东升被选为文艺界代表,出席湖北省第二届文艺代表大会。此举极大地鼓舞了花鼓戏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催生了花鼓戏在宜城的普及。当时,全县共有花鼓戏业余剧团40个,演员多达800余人,及至薅草时节,到处可以听到唱花鼓戏的歌声。

1959年,业余花鼓戏演员贾文秀主演的花鼓戏《六七八》参加湖北省地方戏调演,使襄阳花鼓戏第一次由乡间走进省城的艺术圣殿。

1964年,宜城十多名业余花鼓戏演员代表原襄阳地区到省里参加集训,集训期间移植了《补锅》、《借牛》两个小戏,在省城武汉演出多场。

1974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送肥》,一举获得成功,被原襄阳地区选送参加省里调演,武汉音乐学院还将其音乐录音,作为教学资料。

1975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卖鸡蛋》。该戏代表襄阳地区参加全省调演。该戏的中心唱段曾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1983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襄阳花鼓戏《一品香》。该戏参加湖北省调演,获一等奖,其后又参加全国调演获三等奖,并在湖北省电视台播放。

1986年,宜城曲剧团用襄阳花鼓戏移植曲剧《盘夫索夫》,参加襄樊市青年演员比赛,获二等奖。

1988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大型现代襄阳花鼓戏《白鹤飞处》。该戏被拍摄成电视舞台艺术片,多次在湖北电视台播放。

就这样,在宜城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宜城逐渐成为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重点地区,为襄阳花鼓戏的传播、保护、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21世纪以后,宜城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先后拨专款数十万元,用于襄阳花鼓戏的创作和排演。2002年8月,宜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群艺馆整理出版了《宜城民族民间音乐》,该书收录了襄阳花鼓戏的音乐、唱腔,是襄阳花鼓戏音乐的集大成者,为该剧种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10月,经襄樊市人民政府同意,宜城市艺术团更名为“襄樊市花鼓戏剧团”,花鼓戏剧团得以复活。

在振兴襄阳花鼓戏的过程中,宜城聘请到原襄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作曲李大庆。李大庆对襄阳花鼓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使这一濒临灭绝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0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由李大庆整理创作的花鼓表演唱《楚地风情》(即《十八相送》),该戏参加襄樊市2001年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

2002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传奇》,参加襄樊市“三汇电气”杯第三届创作剧目调演,获得优秀剧目奖,导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该戏又于2003年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荣获“湖北省编钟舞台艺术演出奖”,并分别获得导演奖、编剧奖、作曲奖。2004年,更名后的襄樊市花鼓戏剧团在《宋玉传奇》的基础上,排演了经省艺研所宋西庭和襄樊市艺研所王瑞国共同修改编剧、李大庆作曲的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悲歌》。该戏入围当年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备选剧目。

襄樊市花鼓剧团还大胆创新,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时代风貌的作品。2005年,为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襄樊市花鼓剧团移植排演了大型现代花鼓戏《任长霞》。该剧在宜城和襄樊上演后,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现在,宜城正乘着党和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东风,以襄樊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全力开展抢救、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工作。襄阳花鼓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在宜城大地上呈现出勃勃生机。

艺术特色

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等剧种的影响,逐步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见长,特别重视生、旦行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唱腔并不复杂,但讲究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灵活应用;咬字吐音讲究尖团清晰,行腔讲究圆润、柔和、明亮,要求有刚柔相济的效果。

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汉江磨调

“汉江磨调”俗称“双鼻浪”,是我国现存的古老器乐曲之一,主要流传在湖北省宜城市王集镇、南营办事处及汉江东岸一带。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知名艺人有五代传承人。最早一代艺人杨庭富生于1853年,卒于1936年,第二代艺人杨贵发生于1907年,卒年不详,第三代艺人杨国芳生于1922年,卒于1999年,第四代艺人王生田生于1949年,第五代艺人张涛生于1985年。按五代传承人推算,“汉江磨调”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

“汉江磨调”最初是由一人吹“双鼻浪”,一人吹笙,一人打梆子,三人演奏。现在仍然是三人演奏,但一人吹“双鼻浪”已演变成用十样乐器交替演奏“汉江磨调”:即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小小唢呐、大挪子、小挪子、口内卡哨、外卡哨、两支双鼻浪。十样乐器交替使用,高、中、低音区层次分明,口内卡哨、外卡哨模拟人声惟妙惟肖,地方特色鲜明、优美动听。

“汉江磨调”是以古老的传统曲子为主体的变体,历代艺人在传承过程中虽有增减,但万变不离其宗,尤其是“双鼻浪”演奏三音列时,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汉江磨调”的联缀曲一般应用流水板,旋律细碎、节奏规范、技法繁杂。最精彩的华段是用“双鼻浪”演奏三音列,将宫、商、角三音变换重复,形成三音列音圈象推磨似的旋转,“汉江磨调”也因此而得名。

“汉江磨调”除登台表演外,还用于婚嫁、生日、升学、房屋奠基、开业庆典等娱乐活动。

“兰花筒”

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发源于何地,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的知名艺人有五代传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白金生(1855-1935)、孙全才等;第二代艺人有梁广元(1908-    ),望义广等;第三代艺人有胡天喜、王英华等,第四代艺人有刘道成、雷传刚等,第五代艺人有胡锐诗、姚志菊等。按五代师承推算,宜城兰花筒的流传时间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宜城兰花筒的演唱形式为单档徒歌,“不拘乎地,不择乎人,不限于时,不滞于礼”。技艺高超的坐馆说唱,称之为“品上把位的”,技艺一般的,身背褡裢游乡串户、即兴而歌,近于乞讨。演唱者怀抱兰花筒兼云阳板,右手三个指尖拍击兰花筒簿膜,边说边唱、说唱相间。唱腔板式严谨、字正腔圆,不能空口倒字、差音掉板。说白分散白与韵白,散白接近口语,韵白讲究排比、对偶。唱词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兰花筒的音乐属于“一道腔”结构。主腔为平腔,其它不同的板式有板头、散板、苦平板、垛板等。平腔属徵调式上下句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音乐特点。

赶飞饿

“赶飞饿”是宜城民舞。由一男五女六人表演的。其中,一女主角双手各持一把红绸扇,其余四名女配角和一名男主角没人双手各持二十四根竹片,竹片顶端用鲜花或用鲜花组成蝴蝶状。其舞蹈动作淳朴优美流利舒畅,竹片上的鲜花和红绸扇以及鲜花组成的蝴蝶翻转晃动,时起时伏,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赶飞饿”中的“双挽花”、“双分扇”、“扁担花”、“翻扇花”等动作,明显带有“偃蹇”和“连蜷”的遗风。而表现男女互恋时的歌舞,以“花草”作道具,乃是典型的楚俗遗存。

赶象

“赶象”也是宜城的民舞,传说非常动人。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某国国道谴了几位使臣用大象驮着一些珊瑚、珍珠、玉石等物,前往楚皇城赠与楚文王。这几位使臣赶着大象走到汉水东岸的十里坪,休息醒来时,发现大象及所带之物俱都杳无踪影,吓得几位使臣夜在十里坪徘徊寻找,以至于思象成疾,不时地学着大象的动作。一天清晨,他们醒来时发现十里坪竟变成了一座好似大象的大山。自此,十里坪便更名为象鼻山。这几位使臣找百姓们要来竹子和布匹,制成了象皮、象头的模型,用两人披着象皮顶着象头,沿途模仿大象的动作继续前往楚皇城。后来,他们在楚文王面前表演的“赶象舞”,乐得满朝文武大臣拍手叫艳,楚文王随机号令天下,从此,“赶象”便在鄢邑(今宜城市)广为流传。“大象舞”是六人表演的,一人牵象,一人赶象,两人扮作金童玉女各打一灯笼。用竹篾及布制作象头,象鼻子用打穿竹节的空鼻子可吸水、喷水。用布制作象皮,并在象皮上写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字样,灯笼上写着万象更新、万事如意等字样。舞蹈动作仍是模拟大象的神态,表现吉祥如意的内容,整个舞蹈以“端腿顺手跳”、“顺抬腿”等动作贯穿到底,构成它刚健有力、风趣、诙谐的表演程式。“象”是“祥”的谐音,“象”便成为人们生活中崇拜的“吉祥”之物,舞象则表达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和追求。此舞蹈的动作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顺边”(即抬起左腿舞左手,抬右腿右手)。据史料记载:“顺边”是楚舞独树一帜的风格,是又一典型的楚俗遗存。

舞蹈《老背少》

传统舞蹈《老背少》主要流行在宜城市鄢城一带,其历史可上溯至清末时期。

《老背少》的表演主要凭借两种道具,一是公公的假上身,二是媳妇的假腿,表演者胸前挂公公假上身,身后系媳妇假上肢,合起来就象公公背媳妇,表演十分生动。由于公公上身和媳妇下肢是道具,所以要求表演者两脚走公公步法,上身做媳妇姿态,而且始终围绕“背”来表演,艺人的口诀是“重心下沉两腿蹲,一步一沉前倾身,点头探望腿打颤,老少两体一身分”。该舞蹈的主要动作是:颤动、屈膝、耸肩、下沉。表演者双腿多屈膝,步法较稳沉,而上身很灵活,上下截然不同的风格,较好地塑造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正是这种双重性,使这舞蹈十分风趣。

舞蹈中无论是“跑步”、“滑跪步”、“上山、下山步”还是“过河”、“探路”都含“颤、耸、沉“的动感,形象地表现了公公背媳妇的神态。“老公公背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的歇后语的故事便是这个舞蹈的传说故事。由于舞蹈动作优美,音乐节奏鲜明,深受群众的喜爱。

旅游饮食文化简况

宜城市现有农家乐500多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100多家,产业年收入近亿元。目前,我市农家乐已形成南营、朱市、板桥、刘猴四个特色片区,“吃宜城菜,赏田园美景”已成为襄阳乃至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南营靠江,以大河鱼为主,朱市靠路,以农家土鸡为主,板桥靠山,以深山农家美食为主,刘猴靠林,以绿色生态食品为主,四个片区各具特色,并共同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

千百年来,宜城人食不厌精,在菜品花样上不断创新,创造了博大精深、风姿独具的饮食文化,引领鄂西北的饮食潮流。宜城菜有四大特点:一是取材广泛,花色繁多;二是变换有方,常吃常新;三是制作考究,形味兼美;四是风味独特,鲜美可口,“宜城大虾、盘龙鳝、大河鱼、啤酒鸭、筒子骨……”等风味小吃经久不衰,食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为进一步增强宜城美食的吸引力,我市通过举办烹调名店名厨大赛、宜城大虾节、美食文化研讨会等美食节会积极对外宣传宜城丰厚而独特的旅游饮食文化资源,以此带动饮食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2005年,在首届中国.湖北.襄樊美食文化节暨烹饪大赛上,宜城大虾经过专家与群众评比,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襄樊名菜”中的首道名菜。同年,“宜城大虾”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复,成为我国首例专门保护大虾类产品的证明商标。2012年,“盘龙鳝”参加湖北省“名优名食名企”和特色餐饮品牌评选活动,获“湖北名食”称号,宜城特色小吃已走出襄阳,走向全国。除此之外,宜城还有众多的土特产,比如:李方忠牌板鸭、皮蛋、咸蛋系列,新丰芝麻油、花生酱,讴乐大米、流水西瓜、孔湾大白菜、王集花生、刘猴腊货等。

丰富的地方特色产品,味美的地方特色小吃,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宜城,让宜城成为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在玩中吃,在吃中玩的热土,热情的宜城人民将在“四个襄阳”建设的指引下,以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地方饮食文化,“宜居宜业幸福之城”热忱欢迎各位朋友来做客!

三台八景

三台,即:杜康台、郾子台、倒马台

八景,即:东郊柳色、苏湖鱼唱、北陇农歌、云水秋澄、龙潭春涨、紫盖晴霞、赤山旭日、西刹钟声。

杜康台:是一古庙台,位于今城关镇北街,市宾馆东南角、昔日的毓秀山脚下。传说我国古代酿酒发明家杜康曾造酒于此。曾有诗赞酒业之盛:“勒马问樵夫,前村酒有无?杜康家在此,一任君来沽。”

郾子台:郾子台建在城关西边的紫盖山上、原城隍庙后面,今天的棉花公司处。

倒马台:位于昔日县城北郊、现在的市砖瓦厂处。

东郊柳色:今城东街以东、昔日老龙堤外、新河岸边。

东郊柳色【明?陈仲贤】

几行杨柳野桥东,可爱风流自不同。

嫩叶拖金春雨里,柔条拂线晓烟中。

依依斜挂三更月,袅袅轻摇五夜风。

更有一般情意厚,人间赠别几赠空。

苏湖鱼唱:苏湖在城南七里、苏家站以北、木渠沟洼地。此地历史上东通汉江,北接木渠沟之来水,河鱼逆流而上,形成天然渔场。渔人甚多,渔歌不断。今下游修闸,上游建库,苏湖逐年淤平,除中间丈余宽的流水沟外,其余均改作水田。

苏湖鱼唱【明?林长芳】

昨夜湖头春水来,风清月白浪花开。

安排兰浆撑舟去,管取金鳞得意回。

醉后不知天地老,歌时顿觉利名灰。

鹰扬事业从中道,分付渔人莫难猜。

北陇农歌:此景系指昔日北门外紫盖山岗、今日之烈士陵园以北的田垅。农夫春耕秋作,吆喝耕牛的号子此起彼伏。

北陇农歌【明?郭  】

击壤歌中化日煦,农家乐事由谁知?

晴原麦熟牛眠稳,晚社桑阴犬吠迟。

饷黍恰宜充午饷,纳税不用卖春丝。

莘夫若肯膺三聘,尧舜君民事可期。

云水秋澄:此景位于城东北汉江畔之迎水洲处。汉江水质洁净,秋天俯视江水,更是清澈见底,蓝天彩云,映照水中,如诗如画,堪称美景。

云水秋澄【明?郭  】

楚天云净雁南翔,衰柳惊霜半欲黄。

白露横江惟见水,黄花匝岸不闻香。

鱼舟载月归来晚,牧笛随风杂去忙。

敢对东君问消息,芙蓉何事减红妆。

龙潭春涨:在今雷河镇泉水村之泉水头水库。

龙潭春涨【明?曹磷】

神物相传伪也真,年年祷雨赖斯津。

嘉禾想为多贤出,灵脉犹增数尺新。

宋玉注骚曾洗砚,杜康酾酒久留春。

落红依旧清如镜,阅尽几番世上人。

紫盖晴霞:紫盖山就是现在群众所说的“西岗”,鲤鱼桥以北到老汽车站一带,昔日“山形亭亭如盖,其色紫赤,故名。”山上曾建有紫阳观。清晨,站在紫盖山上,遥望东方,彩霞灿烂,绚丽多姿,也算一景。

赤山旭日:此景位于今流水余棚村北,因汉水改道,此小山丘今已远离汉水近一里以上。现仍名红山头,山下有小潭,渠流通过山脚,马流公路从山西通过。远眺红山头上之日出,蔚为壮观,别有一番情趣。

西刹钟声:指原城西门内报恩寺(今市城关中学处)之钟声。

西刹钟声

夕阳沉处发悠扬,暝鸟归江自短长。

敲落杜康台上月,惊飞宋玉塚前霜。

晨昏素榻催僧老,南北长亭笑客忙。

不识自家能悟否,却来的外警迷方。

名胜诗文赏析(七篇)

咏怀古迹【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常林欢【唐?温庭筠】

宜城酒熟花复桥,沙晴绿鸭鸣交交。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呃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特喔鸡鸣早。

竹叶酒【宋?苏轼】

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

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

耆旧何人在,坵坟应已平。

惟余竹叶在,留此千古情。

过鄢【明?厐鄰浮】

走马二堤谁氏地,况复操军场得二。

军马莫上打鼓台,但饮杜康水亦醉。

此语非与谑同听,台下有井全酒味。

一酬宋兮一酬黄,何方奇膏宜城贵。

九日怀襄阳【唐?孟浩然】

去国尚如昨,倏然惊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闭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疆游。

咏长渠【唐?胡曾】

武安南伐勒齐兵,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为长渠千载后,蛮流犹入在宜城。

宋玉墓【明?方尚赟】

大夫遗墓水边村,无数垂杨带雨痕 。

一代文章谁继作,千秋陵谷比空存。

楚云易识荆王梦,湘水难招屈子魂。

九辨余音悲不尽,高天摇落正黄昏。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